第48章(1 / 2)

反骨之人 阳关大盗 3165 字 10天前

第二天起床,两人又一起去了郡城外的大营,将战阵再完善了一些以后,两人便接受了怀劲松与怀母的检阅,怀劲松评价道:“大体尚可。”怀歆母亲看在眼里,却想:“小歆做事还是想尽善尽美,之前这战阵,哪怕有一点疏漏之处,他都不愿示于人前,如今古家小子方至,也就粗略地改了几处,就要用在战场,说明他是个看大体不着细物的。”

而与此同时,这几日典不识在怀劲松的指点下,学武日进,临行前,怀劲松带着典不识与古骜,一道进了怀家兵武库,怀劲松对典不识指着满挂于墙的各式兵器,道:“此方全是天下都难寻的上上品名器,你挑一件,我送给你。”

典不识满目兴奋,他如何看不出这些都是第一等的兵器,可遇不可求?这时听了怀劲松的发言,典不识心下更是有些不能自已,顿时红脸赤颈地摩拳擦掌了一番。

怀劲松来到古骜身前,对古骜道:“跟我来。”

“是。”

怀劲松走到一柄如众星拱月般,被拥簇在众多兵器之正中的雕花短剑边,道:“我早就听小歆多次提起你,言你志在天下,还说你乃是天下难得的人才,我知道,能令他佩服的人,四海都找不出几个,所以如今,我也不用上郡的官职拘了你了。但有一件事,你就当做是怀家家主托付于你,可否?”

古骜恭立道:“但受愿闻。”

怀劲松叹了口气:“天子病重,日后这天下,仍然免不了刀兵相向。你日后若有机会统兵,还望你记住我这几句话。”

古骜点了点头,上前一步。

怀劲松道:“天下之患,关窍在于戎人。之前几朝几代,好几位英才之主,哪位不想革世家之弊?可惜都被戎人牵制,天子要抗戎,总不能一边命世家在前线血战,一边在后方削世家的职罢?正是戎人的外患,导致天下兵勇将多,君不君,臣不臣。我听小歆说,你随山云子学的,便是匡乱定世之法,既然你来了上郡,我便说一句,匡乱定世,首先要安定戎地,戎地先安,才能安定天下。”

古骜聚精会神地听着,这时不禁问道:“求怀太守指点。”

怀劲松慨然道:“我也是之前因修运河之事,去拜访渔阳郡仇太守,被他痛斥一顿,我才如梦方醒。他对我说,我们上郡与渔阳郡,全是与戎接壤的边鄙之地,两郡决然不同,可谓一武一商,一张一弛。他对我说,戎人之悍,在于流浪草原,若是与他们多通商贸,多令戎汉通婚,以婚姻化之,将戎人同化为汉人,如此长久施力,日后戎人方日弱,天下此局才有解势。此说,也有理啊……”

古骜点了点头,倾耳聆听着怀劲松的话。

“可此说却亦有一大谬。我见过许多戎汉通婚所诞之子,他们能说戎话,又能说汉话,能上马,又能读书,最后又怎么知道,是我们同化了他们,而不是他们学了礼仪,来侵伐我们?此乃一大患,但也是一大益;仇太守所作,也不算全错。今后平定戎地,不仅仅在于刀兵,也在于通商,通婚两事上。我乃中原守门大将,据天下之门户,怀家世代抗戎,可如今,抗了百年却徒劳无功啊……”

古骜有些动容:“怀太守……”

“小歆心思太密,身体也不好,不知日后,能否担此重任……戎地之事,终归要解决的。”说着,怀劲松将那柄精致短剑双手取下,交到古骜手里:“这是先祖抗戎时,斩戎王右贤王,所缴的宝剑,怀家一直视若珍宝,现在我将他送给你……只希望若今后小歆从军抗戎,你能襄助一二——有兵出兵,有谋出谋。”

古骜双手接过那柄短剑,微微用力,露出剑鞘中隐藏的寒光,古骜抬眼看着怀劲松:“怀太守,古骜诺之,若怀兄日后抗戎,我必襄助。”

“好……”怀劲松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古骜的肩膀,叹了口气道:“好啊!”

这时典不识已经选好了兵器,从武器架上取下,拿在手中试了一试,觉得甚好,这便来到了怀劲松与古骜面前:“怀太守,大哥,你们看这个怎么样?”

怀劲松哈哈一笑:“此乃铁月双斧,重百斤,叫‘铁月’,乃是因为戎地之铁性寒嗜血,只能在月下采之。此斧曾是北军府一位大将所有,几破戎地,小子好眼光!”

典不识大喜,道:“那真的就送给我了?”

怀劲松笑着点了点头:“那还有假?拿去罢!”

就这样,古骜与典不识告别了上郡怀家,与那位虞家部曲一道,再次踏上了征途。下一个处落脚之地,乃是从东北向西南走,马蹄尽处,便是巨鹿郡。

这一路上,古骜对于天下,知晓了良多,从前凝结在书中的前人淌血之迹,如今随着古骜的脚步真正踏上四海每一寸土地,而由此全部鲜活生动了起来……

今日之天下,内忧外患;

现在的四海,许多大事未决。

士庶不平,天道不公;

黎民含苦,上苍不济;

私兵盘踞,无人可制;

戎人外患,至今未解。

如果谁能一举解决以上四个难处,谁就能安定天下;古骜如今身无长物,仅有的,不过是胸中之志。这时,他不禁想……若有一日,如果真能用山云书院中求索之事,纠集起天下流民之力……该如何解决以上四个难处?

究竟能不能令天道公,士庶平?究竟能不能令黎民安乐,四海晏然?究竟能不能将世家连根铲起,地权一平?究竟能不能彻底解决戎人外患,将戎地亦纳入帝国疆域之内?

流民之聚,不过是手中有兵;可如何用这能震动天下之兵,解决以上四个问题,方是关键。

此时,古骜渐渐有了一丝头绪……

他不是一直在想,愿提出一个让四海精英都趋之若鹜的名号吗?他不是一直在筹谋,愿让这个名号令天下都钦佩吗?他不是一直打算,愿这个名号之下,四海有志之士,都不畏为之殒身吗?

如果他能提出一个涵盖解决以上四个难题的旗帜,那么他就站在了山云书院历代先人的肩膀上,站在了这两百多年乱世所有前人脚步攀援所累积到的高峰……只有有了这样的制高点,方可用好流民,俯瞰天下。

对了……听虞君樊说,汉中郡在实行科举?那倒是平士庶之契机;而怀家上郡与仇家渔阳郡,一刚一柔,其中也有许多解决戎地之事的智慧……自己接下来该做的,便是想出一个方法,将它们全部统一起来……

一路上行至晚,三人一行四处找驿站,却发现进了巨鹿郡内,这一路上驰道破败不说,竟然连该有的驿站也全都年久失修而毁。古骜无法,只好令典不识拿着银子,到路边村中借宿。

结果村民回道:“大人,闾里有令,本村不纳外乡人……”

古骜奇道:“怎么会有如此古怪之令?”

那村民起先不愿说,后来其他村民越围越多,经不住古骜询问,终是从人群中颤颤巍巍地走出一位老人,叹息道:“……让开,我来跟这位行路人,讲一讲原委。”

古骜上前一步搀扶:“您请讲。”

那老者道:“这事情起因,可就说来话长了……前阵子,有位小游侠来村中买粮,结果也不知从谁那儿听来的,知道了王二他们家,闺女被里正掠去,做了小。那小游侠一听火冒三丈,提着刀就去把那小姑娘从里正家抢了回来,还杀了一个看门的护卫,可惜这小游侠前脚刚将王家女儿送回家,后脚一出门,却被郡城派来的兵卫抓了起来,关在据此处东北二里的地牢中……后来闾里,就尽传了此令。”

“原来如此……”

“你们既知道了,就赶紧走罢!”老人摆了摆手。

望着古骜等一行离开的背影,老者沉默不语,这时候有围观的村民都纷纷惊疑地问道:“大伯,您怎么敢这么说?”

那老者弓着背,杵着拐杖,沉默地从人群中离开了。

而此时古骜,则在路上对典不识道:“我去里正那儿问问。”

典不识这时胸中却燃起了无名火,心道:“这些个鱼肉乡里的狗官,有什么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