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八)(1 / 2)

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1470 字 7天前

朱慈烺不相信崇祯皇帝能够逃出他的手心。依照他对宫中的了解,以及历史剧本的预读,甲申之变时还在皇帝身边的只有一个王承恩。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皇帝是死了还是逃了,各种说法纷乱如麻,直到第二天找到皇帝的遗体方才告一段落。

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两个侍卫就足以将崇祯带走了,何况宫中还有刘若愚安排的宦官和女官队伍,都是愿意跟着皇明走的人。这些人主要负责带走宫中的印玺、账目、国宝之类的必需品,否则光是口头喊皇权在我,说服力是完全不够的。起码满清就不认这一套,他们大力寻找明宗室,说要承祧祭祀,一旦找到了就按个“冒充”的罪名杀头。

关键问题集中在挟持了皇帝之后该怎么办。

如果是权臣,那自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宰相而封王,继而禅让。如果是皇太子,也有唐肃宗的前例可循。

朱慈烺知道皇位是个巨大的光环,一旦他登极为帝,像蔡懋德这样的忠良干吏肯定是会自觉效忠于他。然而这个光环也会引来闯贼、满清、以及猪一样的队友——你还不能赶走杀掉,否则就是昏聩的暴君。即便光复全国,也会被这些文人编造出各种逸闻奇事抹得漆黑。

如果说身后名可以不用在意,那在位时各种骚扰和牵绊也会分散自己绝大部分精力。太平盛世倒也无妨,慢慢跟那些官僚玩政治便是。在如今这种乱世,动辄有覆灭之虞,实在分不出精力去浪费在平衡游戏上。

而且有一个隐藏的矛盾被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忽略了:

只要朱慈烺不登极当皇帝,东宫体系就有一个共同利益点,内部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因此而转化。

若是登极当了皇帝,从龙之功分配完毕,共同努力的目标就消失了。到那时,东宫这些文臣武将为了自己的声名、家族,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无休止的缠斗之中。

朱慈烺与这些臣下的关系,也从君臣兼战友,变成了单纯的君臣关系。

这也正是许多朝代开国定基之后,反而会出现各种混乱。

“以臣制君,以子制父,这种乱行我是不会做的!”朱慈烺正义凛然地排除了“狭天子令诸侯”的选项。他旋即又道:“根基未稳,贸然称帝,引群贼来攻我,这种蠢事我也不能做。”

吴甡遍览史策,所见不过这两种行事,一时也不知道朱慈烺胸中是否已经有了第三条出路。

“实在想不出办法,那就先不想了。”朱慈烺长叹而起,他到底不是只是个凡人,在利与害之间难免徘徊。而且这种事关民族大运的事,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出决定的。他旋即又道:“给圣上的回复又该如何写?”

不回去是肯定的,但不能连奏疏都不回上一封。

朱慈烺出宫的时候崇祯帝还算是个正常人,但这些日子来接连丢了洛阳、潼关、山西、黄河……估计已经陷入偏执之中,近乎疯癫了。

不等吴甡和孙传庭答复,朱慈烺已经摇头道:“算了,就不理会了吧。时间有限,咱们得先取山东,不能再等了。”

反正北京沦陷最晚不会超过三月份,到时候有京师沦陷这等大事,谁都不会注意自己不理睬圣旨的小错。从现在李自成受到的刺激来看,说不定还会比历史原剧本更快一些到达北京。

“殿下这就要率军入鲁么?”孙传庭问道。

“的确,这是最快的办法。”朱慈烺道:“就算没有尚方、龙节,我的侍卫营难道还能不听我的?”

“但若是山东官员……不识大体呢?”吴甡问道。

朱慈烺也担心山东还许多“冯师孔”等他,早就有了安排,正色道:“这就看他们能不能守得住山东了。我得到密报,有一支五千上下的贼军在去年年底便沿黄河东进,算算时候也快到达山东了吧。”

吴甡还在想那支贼兵是否能攻陷山东的事,孙传庭心中却是一怔,暗道:若是有这么一支贼兵,为何不直接去保定围攻京师,却往山东去?李贼得了平阳府之后,为何还命刘芳亮领左营人马又沿着黄河东进?

从军事上说,除非李自成脑抽了,否则不会做出这种决策,就算想囊括山东,也是在畿南分出一支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