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2 / 2)

农家子的为官路 瑞纱 2148 字 1个月前

明阿姆就带着些人再次扫一下房子,拿出凉席薄被洗了晾晒,晚上就能铺垫。

叶君书他们五月份从京城出发,到今天回到村子,已经是七月份,此时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还有乡亲从地里摘了甜瓜,用清亮的井水洗过,看着就解暑。

荣伯问了叶君书很多科举的事,还有如今的现状,得知叶君书如今已经是官身,而且有两个月假期,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等过两天,村里大办流水席,开祠堂祭祖,挑选黄道吉日立进士碑。”这些事,叶于荣已经在心里想了又想,只求等叶君书回来后,不需浪费太多的时间。

“吉日我已看好几个,子舟,你看进士碑是立在咱们叶家祠堂,还是立在村口?”这两个地方他们都已选好位置,只等叶君书确定,就能动土。

叶君书弯弯眉,“全凭荣伯和长辈们做主。”

一个族老就道,“子舟是咱们叶家村的荣耀,如果立在咱们叶家祠堂,难免会让其他乡亲有意见,不如就立在村口。”

其他人顿时点头附和,他们的想法一致,认为立在村口最适合。

叶君书便笑道,“长辈们挑选的地方,小子自是没意见。”

除了立进士碑的事,还有就是族田,叶君书也让荣伯帮忙注意。

如今他衣锦还乡,正是该回报乡亲们的时候,买族田这事也一并进行。

叶于荣自是一脸欣慰地应下。

很快,厨房就弄好了午膳,叶君书等人用了后,乡亲们收拾好东西才离开。

叶君书一家刚刚回来,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乡亲们识趣的没再打扰。

反正叶君书他们没那么快离开,相处的时间还多得是。

叶君书送走乡亲们,才有时间问廖副尉的安排。

他家虽然是农家大院,土炕宽大,但这么多个汉子一起住,还是有些小了,叶君书不知深感歉意,然后提议让他们到县城住着。

廖副尉浑不在意,更恶劣的条件他们遇到得多了,自然不会介意不够地方给他们住,在他看来,直接往地上铺一床凉席,往上一趟,就过去了。

叶家村靠近大山,他们还有空去打打猎,练练手,留在这里便很好了。

自叶君书回来后,村子里就像是过年一样,喜气洋洋的。

傍晚的时候,在学堂念书的叶君致回来,看到叶君书一家,同样很激动。

叶君致和叶君山年纪相仿,此时亦是个半大的少年郎了。

叶君书想到秦家一家,心里十分牵挂,便柔声问道,“先生和师姆,还有秦师兄他们过得如何?可还好?”

叶君致答道,“老师和师姆都很好,哥夫和二哥的日子过得也不错,和和气气的,小侄子也很可爱。”

叶君书又细细问了其他,得知他们一家过得平安喜乐,便放心许多。

今天去探望的话,时间上也晚了,而且也太匆忙。叶君书想,不如先在家休息一晚,明日再带孩子们进县城,和先生他们聚聚。

嗯,还要发帖去拜访江县令。

虽然官职上,叶君书比县城县令还高一些,但是江县令是他家乡的父母官,叶君书总要表示尊重。

相信今日一过,他回乡的消息会传遍整个丰城县,到时,前来拜访的人会络绎不绝,所以去探望先生的事,宜早不宜迟。

叶君书想到先生一家,就迫不及待盼望明日的到来。

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时隔三年回到熟悉的家里, 叶君书以为自己会激动得失眠,但是他却睡得香甜,十分安心。

一觉醒来已是天色大亮。

叶君书穿戴好走出房门,准备去洗漱。

走到井口的院子, 那里十分热闹。

明阿姆站在水井边, 朝穿着短打正在打水的的一个士兵赞赏道:“好小子, 体格不错!”

那个年轻士兵打好水,摸摸头,对着明阿姆憨厚的傻笑。

叶君书朝众人笑道:“各位早上好。”

“叶大人早!”

“大少爷早!”

明阿姆回头一看,叶君书已经起了来, 顿时步伐矫健的走过去,面上挂着慈祥的笑容, “舟小子诶,咋这么早就起来了?是不是我们动静太大吵醒你了?”

叶君书笑着摇头,然后唤了声明阿姆,问道, “您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你们刚回来,什么吃的都没有,家里那么多人要吃,我在地里摘了些菜还有腌菜过来,还有一些是乡亲们送的, 还有阿逸背来了几袋大米,先凑合几天……“

明阿姆碎碎念道。

叶君书站在院子里,都能闻到食物的香气了, 叶君书听了明阿姆的话,便道:“晚点我让人到县里去买些米粮回来即可,您不必带那么多过来,万一您家存粮不足怎是好。”

“县里买的哪有家里的好?”明阿姆摆摆手,“你放心,自去岁你捎信回来说考中了举人时,小致就说明年你们可能会回来一趟,所以我都没有卖粮,家里粮食多得是。”

叶君书一听,便没再说什么,只是买粮之事还是要去做,廖副尉那一帮人都是胃口极大的,光吃明阿姆家的,能把他的仓库都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