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2 / 2)

农家子的为官路 瑞纱 2264 字 1个月前

两方会合的时候,万兴昌特地接见了叶君书和邓鸿远,以示友好。

但也仅限于此,虽说叶君书和邓鸿远两人来此是协助钦差处理晋江之事,但人钦差自身就有师爷之类的存在,还轮不到他们来指手画脚。

能将他们带在身边,让他们参与进来就很不错了,至少没将他们完全架空在外。

万兴昌特地将所有来此的官员召集起来,集思广益。

主使民变的是晋江一门士族大户吕家,在本地百来年,地位根深蒂固,而且还是有名的百善之家,在本地人里有良好的口碑。

崔亮道能将这样的人家逼到这种地步,可见他做了多过分的事。

然事已发生,再刨根问底无益。

晋江内城的形势不容乐观,据说都过得很不好,但是依然没人肯将城门打开,没人愿意出来和朝廷谈和。

崔亮道引发的民怨不是一时就能消下去的。

晋江百姓要见到崔亮道在他们面前人头落地,才愿意谈和。

但朝廷方面考虑到其背后更大的关系网和至今下落不明的赃银,自然不愿意马上将人处决,只道一切查个水落石出后再处斩。

常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早已对朝廷不信任,坚决认为他们这是官官相护,丝毫不肯让步。

万兴昌尝试过和叛军首领接触,然而一无所获。

朝廷对待外族和自己百姓态度自然不同,在能不动兵的时候尽量不动兵,这事毕竟是朝廷理亏,毕竟惹出这事的是朝廷官员,这锅怎么都得朝廷背一背。

天下百姓都在看着呢,如果以暴制暴,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廷要和百姓离心了。

种种考虑之下,廖将军只是带兵将人围起来,按兵不动。

这就造成如今两方对峙的局面。

而朝廷官员这边,大致也分成了三个立场。

蔡知府为代表一派,认为应当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这样才是对受难百姓最好的交待,对百姓尽量以谈判为主,努力说服他们。

万兴昌这方则认为,这么僵持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应当适当做出让步,给对方一个交待,督促刑部那边早点定刑,如果再冥顽不灵,必要时可以武力胁之,杂牌军怎么都比不过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正规军。

廖将军和一些没什么想法的官员则是怎么都行,最终能将事情解决就好。

廖将军领兵平民乱,行动上却是要听从钦差大人的指挥。

因此两方人马争论不休,吵吵嚷嚷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叶君书在一旁作壁上观,终于理清了大致问题所在。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蔡知府。

晋江作为蔡知府管辖下的一州,出了如此大的政治失误,难辞其咎。

而他却是聪明通透,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就上奏请罪,其言辞之凿凿,情绪之愧疚,仿佛要自杀方能谢罪。

最后恳切请求泰安帝再给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待事情解决,任凭泰安帝处置,他无怨无悔。

因此,蔡知府方能坐在这里,成为处理晋江民变的其中一员。

从他的言行举止来看,似乎这事他完全不知情,甚至主张要将其幕后之人揪出来,还真是天衣无缝。

事实上,他们的确没有证据证明蔡知府和这事有关。

蔡知府是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面容气息宽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好人,平时

处事也算公正,在官员百姓眼中,是个好官。

从他的行事来看,再加上没有任何证据,朝廷已经将他剔除嫌疑,只等事情了结后一并论功过。

叶君书对此持怀疑态度。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他内里是个什么,再事情没查出个水落石出之前,谁都有嫌疑。

崔亮道在晋江这么大的动作,如果上面没有人掩护的话,也不会那么久之后实在捂不住了才暴露出来。

可惜那次参与大皇子一派的密谈,没有透露出什么信息。

他那天见的那些人,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

他看似已经进入大皇子一派的核心,实际上只是站在边缘。那次谈话,叶君书从头到尾仔细回想,除了知道崔亮道的确是大皇子的人,其他的信息,一概没有透露出来,真是滴水不漏。

叶君书小看他们了。

他当时的看法只让他确定了还有幕后人,但到底是谁,他一无所知,就算大皇子真按他的主意推了个替罪羔羊出来,恐怕也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弃子。

大皇子明面上似乎已经信任了他,但是却一直在防备着他,又不舍得舍弃他。

叶君书一直在思考。

他直觉相信,幕后人之一,一定在这群官员里,到底是谁呢?

万修和当初和他接触时,明显是对明家特别推崇,但是万兴昌平时表现得似乎是个保皇派。

叶君书一时也不确定,万兴昌是不是明家那边的人。

如果不是,那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投向明家一派了吗?如果是,那此时还能让皇帝委以重任的万兴昌,还真是可怕。

双方讨论了整整一个下午,都没讨出个结果,只得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