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关于电影(2 / 2)

香港小亨 香港大亨 2026 字 1个月前

电影?!

张少杰眉头跳动!

张少杰知道,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充满向往。

这倒不是是张少杰对于电影行业多么的熟悉。

事实上,张少杰虽然在金庸那里学会了影视编剧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电影制作,张少杰是一概不知。

但是不影响他对于80年代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欣赏!

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香港电影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年代。虽然,在后来好莱坞大片冲垮了香港电影市场。

但是,在80年代,香港电影行业的成就和创新能力,却是举世瞩目的!

比如说,《最佳拍档》系列,开辟了喜剧特工题材。

《僵尸先生》创造出中国式僵尸形象,后来很多华人,一想到僵尸,就不免联想到穿着清朝官服、一蹦一跳的中国式僵尸。

《英雄本色》不仅仅是捧红了周润发,更创造了都市英雄题材,找到了枪战电影最具美感的拍摄手法。这种充满艺术味道的枪战,后来广被好莱坞电影导演借鉴、学习。

《赌神传说》让赌片大行其道。

《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等等电影开辟的新武侠时代,为后来中国武侠电影找到了最佳的模式。

就连在香港本地票房很扑街的实验姓质电影《东方三侠》,其实,已经和后来好莱坞的那些大制作超级英雄片《蜘蛛侠》、《x战警》、《绿巨人》、《钢铁侠》、《蝙蝠侠》、《神奇四侠》、《超人》的风格极其接近。

要知道,在后来的好莱坞,除了少数的大片之外,银屏上的主流,已经是漫画界的超级英雄们了。

尤其是在21世纪初的好莱坞,几乎已经超级英雄们的战场。每年北美的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至少有一半是超级英雄题材。

可惜,《东方三侠》这部都市武侠的实验作,尽管口碑很好,但是因为票房扑街,让香港电影没有继续在这个题材上挖掘潜力,失去了打造香港版的超级英雄电影的机遇。

正是因为香港电影行业在80年代有太多的辉煌,也有太多的遗憾,所以张少杰才迫切想要参与这个行业。

既然决定涉足电影,那么迟涉足不如早涉足。

因为此时的香港电影圈子,仅仅是老牌的邵氏兄弟、嘉禾两家在争霸。

不过,邵氏兄弟公司随着掌门人邵逸夫将精力投入到电视行业,在电影行业的投资,就开始不断减少。

而嘉禾公司,虽然曾经因为与李小龙合作,如曰中天。不过,随着李小龙的时代结束,嘉禾公司的霸主地位也开始动摇。

事实上,80年代香港电影界的火爆,是建立在众多小公司的基础上。

因为,电影市场的景气。很多的嘉禾、邵氏等等大公司的导演、演员纷纷自主创业,小规模电影公司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这些小公司,很多都是业内资深的导演、演员创立,对于市场的了解,比商人更甚一筹。这些小公司更具备活力和敢闯敢拼精神,使得80年代香港电影行业才显得生机勃勃,百花齐放。

与此同时,一些娱乐产业之外的资本,也不断投资电影业,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活力。

比如说,后来的新艺城,就是因为获得商人雷觉坤默默支持,茁壮成长起来的。

雷觉坤不靠电影这点利润赚钱,反而像是一名宽厚的大财主一般,支持许多导演的梦想。

因此,雷觉坤给予了公司中一些导演们很大的自主权,大多数扑街导演们,都是因为新艺城给机会,让他们“咸鱼翻身”。

香港后来,重量级的导演,绝大多数都是新艺城培养出来。

由此可见,一个行业,有一名真正关心行业发展的大老板支持,是一个多大的幸事。

后来90年代初,新艺城尽管如曰中天,但是内部矛盾激化。加上,幕后老板雷觉坤身体状况堪忧,公司就在最辉煌时期解散,解体后,公司拥有的电影版权纷纷拍卖,获得版权分红收益,大多是分给了新艺城的老员工们。

香港电影80年代至92年之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本上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在新艺城解体之后,香港电影市场,却开始每况愈下,一年如不一年!

到90年代中期,除了能够保障票房的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的电影之外,其余大多数的导演、演员,纷纷扑街。所以,原本热衷投资电影的片场,开始减少了电影投资。

因为香港电影行业的萧条,使得很多电影人不能再靠着电影专业谋生,自然纷纷的改行。

到了后来,尽管电影特效技术快速发展,但是香港电影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的专业素养已经大大不如80年代了,所以,香港电影想要拍出《英雄本色》那样的诚意之作,根本就是拍不出来了!

张少杰默默想到——自己有能力去做力挽狂澜,拯救香港电影的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