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新嫩副导演(1 / 2)

香港小亨 香港大亨 1366 字 1个月前

邹文怀笑了笑:“谁不是从新人中过来的。事实上,我是完全相信,能写好小说的,也能写好剧本。倪匡早年,在编剧方面是新人,但是却能写出《独臂刀》!古龙是武侠电影的最热门编剧!亦舒、琼瑶、李碧华等等各位大作家,也都是影视行业的一流编剧!我看,你能行!《摩登保镖》才是你的第一部剧本,写的就相当有水平,今后,你的剧本多半会越来越抢手。今后你有好剧本,希望你还能够照顾我们嘉禾吧!”

“一定一定!”张少杰听闻邹文怀如此的姿态,说不感动是假的。

邹文怀是谁,他可是捧红了李小龙、成龙、许冠文的香港电影教父!

更难得的是,邹文怀采用了卫星公司的方式,让手下的大明星、大导演拥有自己的公司。

那些卫星公司,一般都是以电影制片公司,嘉禾仅仅是参股的股东,李小龙、成龙、洪金宝、许冠文等等大导演们,不但拥有公司的股份,而且能够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当然了,虽然许冠文等人拥有自己的公司,但是那些公司的大股东却都是嘉禾。而电影的投资、发行等等方面,也是要依赖嘉禾的发行渠道。

简单说,嘉禾总公司主要经营的院线、发行等等利润更高的部分。

旗下的那些制片公司,放权给大导演、大明星们,那些制片公司主要的作用就是拍出足够的片子,供应给嘉禾的院线。

嘉禾的这种合作方式,让那些有自己想法的大导演、大明星们更加认同。

于此同时,也开始粉碎了邵氏兄弟不合时宜的经营模式。

在50年代和60年代,对香港电影工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邵氏公司。到了70年代初,邵氏公司的经营理念,已经落后于时代,因为邵氏并没有意识到电影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而是把电影制片当成了工厂生产,将每一个导演、演员、剧组成员视为工厂的螺丝钉,付给工资即可,不可能为了鼓励某个天才导演、明星,而付出远比体系内其他人多很多的片酬、分红。

因为,那时候香港绝大多数的明星、导演,都是出自邵氏。所以,邵氏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的体制是最合理,最能源源不断制造明星、导演的机制!

尽管,邵逸夫知道,这样做,其实扼杀了一部分天才导演、演员的积极姓。不过,为了邵氏的整体利益而言,邵逸夫坚决打压任何挑战他既定制度的异端。

而且,邵逸夫认为,只要自己的体制存在,明星、导演,那是要多少就能培养多少。为了所谓的当红明星、导演,改变既定制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但是,事实证明,电影行业很特殊!

优秀的导演、演员、剧组人员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极其讲究天分和个人努力,不是你想要培养多少就培养多少。

嘉禾公司通过不断挖走邵氏最精英的导演、演员,短短的十多年,让邵氏的电影公司已经衰败至极。

而嘉禾因为制度,符合电影工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制片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邵氏!

事实上,邹文怀这种挑战权威,鼓励导演、明星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这种模式,使得香港电影行业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后来80年代,香港电影行业,数以百计的制片公司前赴后继的成立。涌现了新艺城、德宝等等有实力的新锐制片公司,事实上也是托了嘉禾公司的光!

如果不是嘉禾公司在70年代,打破了邵氏公司的潜规则,解放了被大公司制度束缚的电影人,也不会产生80年代,香港电影行业前所未有的井喷式发展!

————————

《摩登保镖》这一部电影,主要投资方是嘉禾电影公司。足足有500万港元的大制作,哪怕是邹文怀也不敢马虎。

电影的导演是许冠文,邹文怀亲自担任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