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唯一的牵挂(1 / 2)

醉枕江山 月关 1793 字 19天前

朝廷对丘神绩谋反一案的处治一如既往的迅速,这种不经过缜密、详尽的调查,不经过复审,迅速的定案、判决,对谋反大案简单快捷的处理风格正是在四大酷吏持续不懈的努力下形成的,如今作茧自缚,他们自己也成了受害者。

丘神绩被判谋反,弃市处死!

周兴作为同谋,被判流放岭南!

今天正是处死丘神绩之日,由武三思监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今岑长倩、韦方质已经死在狱中,相权派元气大伤。而武承嗣全面溃败,其重要爪牙几乎损失殆尽,在这场恶战中,一直袖手旁观的武三思成了获利最大的人。

宦海中人,个个都是人精,即便彼此的政治智慧、政治谋略有些高下,在智囊幕僚的辅佐下也不会相差的太远。有时候,一个判断失误、形势的发展一旦脱离了自己的控制,未必就不会别人趁虚而入。

此时看来,太平公主的驱狼斗虎之计似乎是失败了,武三思这匹狼成了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而太平公主并没有从中占到什么便宜,也没有因此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力量,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朝廷宣布丘神绩、周兴谋反的第二天,李昭德上奏天子,大谈亲王宗室插手朝政之利害,天子深以为然,立即免去武承嗣的宰相之职,并且升李昭德为内史,一跃成为宰相之首。

武承嗣本人虽然全身而退,但是他丢了宰相的职务,手下几个重要的爪牙也被剪除一空,黯然退场。

随即,武则天又诏告天下说:“周兴身为秋官尚书,掌管国家刑狱,多次构陷朝臣,言其谋反;国家自有国家的律法,就算是朕也不能违背,所以只能依法办事!

朕也曾怀疑过周兴举告不实,曾经令近臣到狱中亲口询问过犯案的大臣,可是他们畏于刑罚,皆有亲笔供状,承认所犯罪行,所以朕对周兴等恶吏的所作所为从未怀疑。

朕垂拱而治天下,耳目赖于文武,大臣或畏其权势,或恐受株连,或曲意谄媚,皆顺成其事,以致陷朕为淫刑之主,令朕痛心疾首。今奸佞伏诛,还望众卿揭发其罪,平反冤屈,以挽朕之过也!”

这道圣旨一下,朝野间揭发周兴、丘神绩罪行的奏章不断,曾经被他们陷害过的官宦士绅人家奔走相告,雀跃之态溢于言表,然而宰相韦方质,岑长倩和欧阳通等一班大臣终究是已经死了。

这些人在武则天看来都是不甚可靠、与武家不是一条心的官员,但是她登基之初,又不可能擢用太多只是忠于自己却无宰相之才的人,不得不启用他们以稳定政局。

而今政局渐渐稳定,这些人终于被清洗了。周兴、丘神绩等人本是为了迎合上意,替她铲除秉政的障碍。如今,这些爪牙为了个人权利拉帮结党,做出了对她的统治有害的行为才被除掉,但是就算死,他们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也被榨取出来了。

武则天很轻松地就把自己摆脱出来,把所有的罪恶都推到了这些酷吏们的身上,周兴和丘神绩这两条看门犬成了替罪羊,这场政争中最大的获利者,究竟是武三思还是武则天,还真的不好说。

※※※※※※※※※※※※※※※※※※※※※太乙门前,弃市之地,人山人海。

四面八方通向这里的道路早就被蜂拥而来的百姓拥塞得水泄不通,许多曾被周兴、丘神绩迫害过的官绅全家出动,在法场周围摆下香案,有些人焚香祷告,痛哭流涕地祭告着亲人,有些人对天子的圣明感激涕零,因为自家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而向宫城方向叩拜不止。

监刑官武三思高坐在监斩台上。

远处,由羽林卫将士警戒押送着的囚车正向这里缓缓行来。

武三思侧首对一名心腹低声问道:“周兴已经上路了?”

那人道:“是!周兴的囚车刚刚离开洛阳,小的遵照王爷吩咐,已经派了人一路尾随下去。”

在谋反罪名之下,真正掩饰着的是丘神绩、周兴他们为了争权、为了太子之位而不择手段的种种不法行为,和这些行为对大周江山的危害,而在这些恶行中,丘神绩是急先锋,周兴或者是出谋画策的那个人,但在武则天心中,他为恶显然不及丘神绩之多,所以对这个为她立下汗马功劳的鹰犬,武则天动了一丝恻隐之心,没有判他死刑,而是流放。

“嗯!”

武三思捻着胡须冷冷一笑,低沉地道:“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圣人从不畏杀,今既判周兴流放,而非弃市,看来是对他还有些不舍啊,不让他死,终究是个祸害,等他离开洛阳,找个合适的地方,就送他去见丘神绩吧!”

“诺!小人一定安排妥当!”